拉卡拉公告,將以零對價退出持有的9.88%股份
近日,支付巨頭拉卡拉發布公告稱,將以零對價退出持有的9.88%股份。
原因是包頭農商行已無可供分配凈資產,而與拉卡拉同期投資包頭農商行的銀信科技和蒙草生態,也在2023年12月先后宣布"零元退股"。
01.
作為國內支付領域的早期玩家,最初通過POS機切入支付市場,憑借與大型商超的合作,推出集生活繳費、信用卡還款、充值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便民支付終端,快速占領了線下支付市場。
財報顯示,在2013年至2018年的發展黃金期,拉卡拉營收從6.17億元增長至56.79億元,凈利潤實現了從虧損1.27億元到盈利5.99億元的轉變。
2019年登陸深交所后,公司業績繼續攀升,2019年至2021年連續三年營收穩步增長,分別實現48.99億元、55.62億元和66.18億元,凈利潤也從8.06億元增長至10.83億元的歷史高點。
在2008年支付寶推出生活繳費業務,2013年微信支付大范圍鋪開,移動支付時代正式來臨。面對兩大互聯網巨頭的強勢入局,拉卡拉不得不調整業務重心,轉向服務中小微商戶的收單業務。
數據顯示,到2018年中小微商戶的收單業務已占拉卡拉營收的89.29%,而個人支付業務占比不足2%,這時候的日子已經不太好過了。
支付行業的合規問題也給拉卡拉帶來了不小的麻煩,據統計,僅2024年內,拉卡拉就因違反支付服務管理規定、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等問題,多次收到監管部門的罰單。
而在2022年,"跳碼"事件導致拉卡拉不得不計提大額損失,當年巨虧14.37億元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雖然2023年扭虧為盈,實現凈利潤4.58億元,但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仍同比下滑17.49%,降至5.13億元。
其中最嚴重的是2024年9月,因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等三項違法行為,被央行北京分行處以406萬元罰款。同時,拉卡拉河北分公司、成都分公司也分別因違規被處罰3萬元和389.23萬元。
此外,拉卡拉還因違反外匯管理規定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處以13.81萬元罰款。
02.
此次包頭農商行"零元退股",拉卡拉真是虧大了。
雖然在未來三年預計可收回約7490.2萬元,但與當初2.18億元的投資相比,損失仍然不小。這筆投資失敗造成的1.35億元虧損,幾乎相當于拉卡拉2023年凈利潤的三分之一。
公告顯示,這筆投資當初經過了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審議,因此很難追究到個人責任,有意思的是,在公司經歷業績波動和頻繁處罰的同時,高管薪酬卻相對穩定。
財報顯示,董事長孫陶然近三年薪酬維持在526萬元左右,總經理王國強2023年薪酬為498.08萬元,財務總監朱鋼的薪酬為423.44萬元,其他高管的薪酬水平也基本保持穩定。
與此同時,公司股東減持動作不斷。2024年9月19日至11月28日期間,股東孫浩然減持了公司402.5萬股,去年9月公司財務總監周鋼也減持了近30萬股。
拉卡拉從最初的POS機起家,到后來在移動支付浪潮中謀求轉型,再到如今的投資失利,似乎已經盡力了。
近年來,拉卡拉2023年先后退出中郵消費金融股東序列,旗下小額貸款公司也停止相關業務,這樣的形勢下拉卡拉確實過得有點慘。